昆明官渡区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已建成
更新时间:2024-03-05 02:43 发布者:admin

  近期,随着官渡区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区人民医院已建成规范化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已基本构建快速、高效、广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胸痛中心于2019年通过国家现场评审并授牌,配备国际先进的数控减影血管造影(DSA)、急性心梗溶栓床、POCT,能开展心脏标志物的快速检测,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作为心内科的学科建设的领头人。新院区已实现急诊-心内-导管室胸痛一体化建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诊疗规范,大大缩短了“门球时间”,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率。

  自2023年4月心血管内科启用新院区DSA室以来,共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7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4例、血管内超声35例、射频消融术16例、频域OCT技术3例等,总手术例数209例。

  卒中中心于2020年12月通过云南省脑卒中防治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核验收,并给予“卒中防治中心”授牌。卒中中心设有专人负责卒中高危人群及患者随访工作,针对入院、出院病人都制定健康管理、随访管理要求。截至目前溶栓80例,DNT中位数50分钟,溶栓好转率为60%,卒中患者致死、致残率明显降低。新院区新购入了64排128层螺旋CT,检验结果出具的时间较前明显加快。

  为加快病人的快速识别与快速转运,卒中中心与云南省急救中心签署了院前急救合作协议。同时通过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高级卒中中心建立转诊救治协作机制,与辖区内的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分级诊疗及转诊协议,进一步落实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危重病人的生存空间,使危重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目前医院已正式参与昆明市卒中急救地图建设工作,并已通过审核,成为昆明市卒中急救地图网络医院。

  2018年6月,官渡区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加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姜保国牵头成立的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为云南省首批“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2020年3月正式启动医院创伤中心建设工作,2020年9月通过云南省创伤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现场评审,纳入“2020年度云南省创伤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官渡区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与云南省急救中心签订院前急救转运协议,与官渡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官渡区区域创伤救治网络”。现共设立4个创伤救治小组,确保每天都有成建制的创伤救治团队,保证创伤救治能力。

  自2020年3月创伤中心启动建设以来,共收治创伤患者4400余人,其中严重创伤患者200余人。2023年在新医院搬迁后,创伤中心的病房条件和设备得到极大提升,新购置床旁B超,移动监护仪、呼吸机、多普勒检测仪等设备,能及时救治涉及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等严重创伤患者。

  2020年11月,官渡区人民医院急危孕产妇救治中心通过省卫健委验收正式成立,并于2023年8月复审通过。

  急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现有医护人员40名,医生15名、护士25名。新院区妇产科住院部共3层楼,其中一层为分娩区,两层为病区,分娩区拥有中心产房1间、独立产房1间,家化产房3间、隔离产房2间,设置于中心产房旁的层流手术间1间;病区设置病床30张,每间病房均有独立卫生间及淋浴设备,有家化病房。

  急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相关实施方案,以“五大中心”建设为契机,建立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组织多次多学科病例讨论,提升医院疾病综合诊疗水平。无论急诊、普通病人,发现有产科危急重症情况,第一时间请妇产科专家、院内多学科会诊,并及时上报,进一步促进医院多学科诊疗技术建设。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于2023年8月成立,2023年10月顺利通过评审。现有医师11人、护士1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士5人,护师3人,护士7人。多名医护人员分别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等新生儿科进修学习。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设有新生儿门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传染病隔离病房等,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多功能暖箱、无创呼吸机、空氧混合仪、多功能抢救辐射台等设备,为抢救危重新生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成立新生儿科至今共收治新生儿47人次,其中从社区转诊1人次,救治新生儿呼吸困难MAS、气胸、重症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急危重症6例,抢救成功率10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例,新生儿ABO溶血症2例,新生儿肺炎15例,巨大儿2例,均治愈出院。

  下一步,官渡区将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医疗技术“新高地”,持续推动资源整合共享,打通医疗服务输送“双通道”,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